一、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
(一)知识范围:电流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、电阻元件性质、独立电源及受控源、基尔霍夫定律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理解电流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以及电功率和能量的相关概念。
2. 掌握电阻元件、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、受控源的参数、性质、电压电流关系、功率关系。
3.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。 二、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
(一)知识范围:电阻的等效变换、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、一端口电路输入电阻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理解电路的等效变换的概念。
2. 掌握电阻的串联、并联,电阻的 Y 形联接与△形联接的等效变换,电压源、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。
3. 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。
4. 掌握输入电阻的求法。 三、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
(一)知识范围:电路图论、支路电流法、节点电压法、网孔电流法、回路电流法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理解电路图论的初步概念。
2. 掌握支路电流法、网孔电流法及运用。
3. 掌握节点电压法及运用。
4. 了解回路电流法。 四、电路定理
(一)知识范围:叠加定理(含齐次定理)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、替代定理、特勒根定理、互易定理和对偶原理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掌握叠加定理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及运用。
2. 理解替代定理。
3. 了解特勒根定理、互易定理和对偶原理。
五、储能元件
(一)知识范围: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 VCR、功率、能量、电感串并联的特点、电容串并联的特点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掌握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的 VCR、功率和能量的计算。
2. 理解电感串并联的特点、电容串并联的特点。 六、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
(一)知识范围:换路定理、零输入响应、零状态响应、全响应、阶跃响应、冲激响应的概念、
三要素法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掌握换路定理、独立初始条件和非独立初始条件的计算。
2. 理解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、零状态响应、全响应、阶跃响应的概念。
3. 掌握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全响应。
4. 了解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、零状态响应、全响应、阶跃响应、冲激响应的概念。 七、相量法
(一)知识范围:相量法的相关概念和性质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理解相量和正弦量的关系,相量图。
2. 理解相量法的相关概念和性质。
3. 掌握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。 八、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
(一)知识范围:阻抗和导纳的概念、电路的相量图、电路方程的相量形式和线性电路定理的相量描述、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(瞬时功率、平均功率、无功功率、视在功率和复功率)、最大功率传输。
1. 理解阻抗和导纳的概念以及电路的相量图。
2. 掌握阻抗(导纳)的串联和并联。
3. 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。
4. 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关系。
5. 了解正弦稳态电路的共轭匹配。 九、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
(一)知识范围:磁耦合、互感、耦合因数、同名端的概念;耦合电感的磁通链方程、电压电流关系、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;变压器的概念、理想变压器的条件和特点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理解磁耦合、互感、耦合因数、同名端的概念。
2. 理解耦合电感的磁通链方程、电压电流关系。
3. 了解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计算。
4. 理解变压器的概念、理想变压器的条件和特点。 十、电路的频率响应
(一) 知识范围:网络函数、RLC 串联和并联谐振及网络函数的频率特性、波特图、滤波器。
(二) 考核要求
1. 理解网络函数的概念。
2. 掌握 RLC 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、电路特点;掌握 RLC 串联和并联谐振电路的计算。
3. 理解 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。
4. 了解波特图的意义及绘制方法;了解滤波器的分类、常用滤波器的结构。 十一、三相电路
(一)知识范围:三相对称电源及连接、线电压(线电流)与相电压(相电流)的关系、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、三相电路的功率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理解三相电路的组成。
2. 掌握电压和电流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。
3. 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。
4. 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。
5. 了解三相电路的功率。 十二、二端口网络
(一)知识范围:二端口网络及其方程、二端口的 Y、Z、T(A)、H 等参数矩阵及相互关系、转移函数、T 型和π型等效电路、二端口的连接。
(二)考核要求
1. 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。
2. 掌握二端口的 Y、Z、T(A)、H 等参数矩阵及相互关系。
3. 理解二端口的转移函数的概念及 T 型和π型等效电路。
4. 了解二端口电路的连接方法。